Point-03 你人生最重要的枷锁是什么
2016-8-15 星期一

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想一下就可以的了,也不是以为真的懂了就真的懂了。深入思考,全面思考,就是特别难得事情,因为注意力投入程度不够的时候,就是做不到深入全面。比如,虽然我们已“深入”思考注意力两周了,可我们这周要讨论的东西,弄不好还是会出乎你的意料。
大多数人是这样的:
时时刻刻关注身边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
这有点像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低级动物的双眼都是长在两侧的。它们没有视觉盲区,它们可以同时看到上下左右前前后后……这确实是一种极为安全的配置……这样的配置有什么样的缺陷呢?
这样的配置的副作用在于它们没办法把目光集中于某一处,没有办法仔细、长期观察任何一个点,于是不可能有深入思考、长期思考,于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从未有机会发展出大脑皮层……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因为对它们来说,生存貌似更重要,于是它们演化出来的是更为强大的繁殖能力。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由于它们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不能深入长期地思考,由于它们的注意力只能时时刻刻消耗在身边发生的一切,所以,它们实际上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不知道可以有过去、可以有将来,它们只有现在,一个没有前后对比的现在——于是,它们等于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对于另外一些物种来说,或者,对于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来说,这简直是甚至不敢想象的噩梦。
这里有个小细节,最终有些物种的双眼进化到了正面,于是终于有机会可以深入长期地观察,于是终于有机会进化出了大脑皮层。想想看吧,整个人类文明实际上建造在大脑皮层之上……
可问题在于,这有个前提,那前提是放弃了全视角,接受了视野中有盲区存在……于是,不夸张地讲,从这个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进化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获得的。
从这个层面观察生物,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人,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他们时时刻刻被身边发生的一切吸引(或者应该被称作“分神”),它们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深入长期观察、深入长期思考——这不一定是他们的本性,这只不过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生存这种模式有什么局限——他们就像那些动物一样,就那样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这只不过是过分追求安全感的下场,并不是什么“造化弄人”或者“命运捉弄”。
我1972年出生,80年代初我们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已经能够多少懂事儿,然后可以说亲历了吴晓波所说的“激荡三十年”,接着又是被互联网搞得天翻地覆的十多年……这期间实在是见过太多鲜活的例子,异常惨烈地证明“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是怎样将一批又一批,甚至一代又一代的人困得其实生不如死。
处心积虑弄到铁饭碗最终不得不下岗,不惜调用两三代人的积蓄买个不动产成为房奴的,害怕不稳定所以甚至不惜以自杀逼自己的家人绝对不能创业的……太普遍了。
请仔细阅读,我们在这里并不是主张大家要冒险。以后我们会详细阐述另外一个观点:冒险本身并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
再次请注意,集中精力仔细阅读我的措辞:
-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又,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那些放弃了部分安全感的人,有更多的深入长期的思考,他们怎么可能没办法补全主动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呢?他们当然有办法:他们不孤立的行动,他们选择与他人合作——或者称之为有效社交。
更深入来看,那些勇于放弃部分安全感的人,在不断地用他们的脑力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而历史上常常出现聚众屠杀那些对人类有巨大贡献者的情况,从本质来看,总是因为绝大多数不肯放弃一点点安全感的家伙们被引发了深深的恐惧感的结果。什么是大恶?所谓的大恶常常竟然只是乌合之众出于自我安全的考虑-动物都是这样的,有时候狗咬人不是因为它们凶狠,而是因为它们恐惧。
深刻理解安全感的本质真的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很多其他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观念。需要进一步深入的话题很多,需要更新的观念同样很多,这一次我们只讨论合作和信任的本质:
- 合作是什么?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来保障。
- 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
所谓缺乏安全感,其实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这真是令人心力交瘁的状态,不是吗?如果你已经知道人们缺乏安全感的根源是什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条建议是正确的:
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进而,我们甚至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最大的勇敢?最大的勇敢很可能就是有些人即便孑然一身的情况下,竟然还勇于放弃部分安全感。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少数有大智慧的人,在乎的事情真的很少,害怕的事情也真的不多,在我看来,所谓的“大智若愚”,那大智慧更像是结果,不像是原因;而“若愚”才更像是原因,不像是结果。进而,如果“大智”和“若愚”互为因果的话,“若愚”作为原因的权重依然应该远远大于“大智”。
若真如此,那么,“勇敢”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习得的,并不一定非得天生。不过,别人教完全没有用,必须自己教自己。方法倒是很简单:尝试着主动放弃一些安全感,即便在暂时找不到能够相互交付的合作者的情况下——其实不用放弃很多,也不应该放弃很多,实际上只要放弃一点点已经足够。仔细想想罢,所谓的“傻人有傻福”,某种意义上貌似就在描述这种现象:不在意吃点眼前小亏的人,其实捡了便宜——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些鸡毛蒜皮上,他们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去做,更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乃至于又有了另外的描述:“将军赶路,不打小鬼”。
顺带说,万一你还有机会选择,千万不要跟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甚至不要跟他们谈恋爱。他们不仅被“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拖累,还会因此穷尽所有可能拖累身边所有的人——这就是冷冰冰且惨兮兮的事实,不信你就自己观察一下。相信我,出不了几天,你就会被无所不在的大量惨烈例证吓到。
(PS:本文关于“动物双眼位置对思考的影响”,脱胎自 Robert Greene 的《Mastery》中的论述。)
请认真思考:
-
找生活中的几个小领域试试放弃“全视角”,体验几天?比如:关掉朋友圈(或只关注几个朋友圈);把手机微博停用几天;把手机完全静音几天;不出门独处几天;不看大家都看的电视剧、节目或赛事几天……
-
你是不是一直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很惨?
-
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强却又其实并不得志的人……想想看,那是因为他们在哪方面过分追求安全感导致的?
-
你有几个百分之百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完全不用考虑了?(相对于说,在那方面放弃了全视角,自己盲区也无所谓)
-
如果你的另一半极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让他或她与你共同升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