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05 遇到贵人的科学方法
2016-8-29 星期一

有人这样解释射雕英雄郭靖为什么可以一路遇到贵人相助:
智商一流情商一流可以成就帝王霸业;智商低下情商一流多有贵人相助;智商一流情商低下大多受人排挤;智商低下情商低下只能活该屌丝。 |
这个解释不靠谱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我们无法相信智商低下的人竟然可以有一流的情商。其次,这个解释搞的好像智商和情商冲突似的。其实根本不是啊,明显都是脑力活动嘛!进而,我甚至根本就不相信“情商”这个概念有存在的必要——他们描述的“情商低”的情况,明显都可以更简单清楚地解释为“脑力不够所以思考不全面不深入于是出现了意外的不良后果”,不是吗?
不过,我们真正想弄明白的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贵人相助,而大多数人却不行?仅仅是运气使然吗?就算是运气,可若是我告诉你,即便是“意外好运”(Serendipity)都是有可能创造的话,你原来的看法还能站得住脚吗?(喵小哥PS:《Serendipity》,中译《缘分天注定》,是小哥大学时候很喜欢的电影,尤其其中讣文(中英双语都超赞))
再反过来,你现在能否尽量有根据地预测一下:
-
你将来会不会频繁遇到贵人相助?
-
你的根据又是什么?
别着急,我知道这个问题太刁钻,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想明白、说明白的……所以,先只管继续读下去罢。注意,我们研究的不是“情怀”“修养”或者“人生的法门”,我们只想认真地、清楚地、逻辑严谨地想明白。
讲个切身故事。
1979年下半年开始,大量民众涌入京城,他们想要“落实政策”:
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中共各级党委,包括统战部门,大力进行了拨乱反正,进一步全面落实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落实政策工作,不仅涉及了“文化大革命”中统一战线方面的冤、假、错案,而且还处理了一批历史上的遗留问题,使统一战线从长期“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
到了1980年,我父亲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一所中学任教7年,是所谓的“下放”,之前曾被关押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3年。他们那一代人很惨,各种历史上的惨烈都经历了一遍。终于,春风来了,等消息传到边城小镇的时候,听说已经有不少知识分子陆陆续续获得了“平反”。
母亲说:“你得去北京。”父亲说:“那得先想办法攒点钱,再说,也不是去了就一定能平反……也就是说,这事儿不是没有风险的。听说有人在北京折腾了半年多了,也还没落实政策呢。”
我母亲是个在关键时刻比谁都决断的人。第二天晚上,她跟我父亲说,“我把房子卖了,这是人家给的一半费用算是订金,车票已经买好了,明天准备一天,后天你坐火车走,我带两个孩子住到单位去……”我父亲坐在那里瞠目结舌。
转天母亲拉着父亲去买了两套新衣服,衬衫内衣都是两套,叮嘱父亲,“你当了这么多年老师,有口才,逻辑清晰,这个我不担心;我们也没做过坏事,所以什么都不怕;只是,到了北京之后,你一定要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干干净净,利利索索……”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和母亲把这段经历复盘过太多次,乃至于我和弟弟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那句经典:“咱不是去诉苦的,咱是去讨个公平的,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不啰嗦。”
第四天我们全家去火车站,送走父亲。母亲一路带着我们去了她的单位,跟兽医站站长说:“我爱人去北京落实政策去了,家里没钱,所以就把房子卖了,现在没地方住了……”于是老站长愣是在单位腾出一个小房间,成了当时我们一家三口的暂时住所。
每天母亲都要去火车站,要么送信,要么收信,要么空手去空手回——她想办法说通了列车员帮她捎信,这样比通过邮局快。
第35天的时候,父亲从北京回来了。他成了海林县第一个成功“落实政策”的人,也是所有“落实政策”成功的人里办理最快的那个。1980年夏天,我们全家离开了我们兄弟俩的出生地黑龙江省海林县,搬到吉林省延吉市,我父亲在延边医学院创建了外语系,我母亲后来成了医学院的图书馆馆长。
“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父亲后来对母亲说。到了北京,从全国各地来落实政策的人们,无一例外都是想用“自己得悲惨”感动落实政策的工作人员的。拄拐杖的、打石膏的……仿佛惨烈可以用来插队一样。父亲说,他就每天收拾得利利索索的去排队,要盖的章特别多,有时候要排上好几天才能盖上一个章。但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叫号的人出来抬头一看,就招手对父亲说:“你,站在那儿干嘛?过来!”相对来看,整个过程不仅非常顺利,而且一路上遇到了很多贵人……
我母亲经常说,自己一生遇到的贵人更多,起码比我父亲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遇到贵人这事儿,她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她说,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许多年后,我在书里写,你不优秀,就没有有效社交,其实是脱胎于母亲的教育。其实这是个特别朴素、特别简单,乃至于永恒有效的道理。
上周文末五个问题中,第一个就难倒了绝大多数人:
你曾经做出过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重要?
80%以上的读者干脆就没有答案,或者即便有也是凑数的答案。这个比例实际上是很惊人的,因为订阅数虽然不多(约等于5W),但这些人大抵上都是人群中相对比较上进的人了——可即便是这些人,也有这么高的比例,竟然从未认真思考过未来,或者干脆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
不是没有手,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有手,但和没有手竟然没有任何区别——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们其实都曾经是残疾人,不是吗?只不过看不出来残疾而已。
其实,有一个特别容易且特别安全预测未来的策略(其实上周文章里已经蜻蜓点水式地说过,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
如果某个道理客观上确实是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还是成立的,那么,不出极大意外的话,将来它还是能够成立的。
比如,“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这个道理放在那里,研究来研究去,得到的结论是,它客观上就是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还是成立的,我很愿意相信,甚至笃信它将来还是成立的——于是,我就按照这个道理行事,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我就是活在未来,因为我用了一个最简单的策略做出了成功概率最大化的预测。
你可以很容易理解,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我一旦有一天遇到这样的说辞,“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我是不是很容易理解,更容易感同身受?
我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的人。若干年前,我顺着这个思路琢磨,发现管理时间是没戏的,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听谁的话。所以,对的事情是管好自己,而不是无谓的跟时间进行必然失败的争斗。再深入一点,我甚至发现若是做错了事情,效率越高越可怕;若是做对了事情,即便拖拖拉拉,只要终于完成,就收获巨大。
我不仅想到了,而且这么做了,甚至干脆写了一本书,《把时间当做朋友》——这一晃七年(一辈子)过去,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人……无论是Google还是百度,你搜索“把时间当做朋友读者见面会”第一条就会看到一个长视频,是读者们的留言精选,不妨看看,感受一下。
你看,越是朴素的道理,越是永恒。认真琢磨那些朴素的、永恒的,乃至于被大多数人当做耳旁风、当做陈词滥调的道理,研究透了,瞬间相当于穿越到了未来——因为那些道理在未来依然成立。
这样的道理是漫天飞舞的,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什么“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之类的。你想想,它们多有道理啊!再比如说,小时候学过的古文,卖油翁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和今天人们热衷于讨论的所谓“精进原理”或者“一万小时定律”,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反正我觉得干脆就是一回事。只不过,很多人从来都没有重视过它们,不重视它们的原因,无非是从未想过自己需要预测未来而已。
这一路走来,我也遇到了很多贵人,甚至应该比我母亲遇到的还多。于是,我也在不断增补、修订当年母亲给我讲过的那几个原则。翻过来调过去,其实都是很朴素、很简单,乃至于可能永恒的道理。这其中的每一条,也都是我随随便便就能展开写上万把字的道理(若是我愿意拿出 Malcolm Gladwell (喵小哥PS:著有《异类》《引爆点》等)善用的那些伎俩,我甚至都可以把下面这些拼起来写本书):
-
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
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
能帮助他人进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人
-
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求助的时候不宜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
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的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
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是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相助”
-
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
-
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有待继续补充……)
所以你看,这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道理,可若是你真的理解这其中的机理,苍天作证,你在未来就是能够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贵人,你就是会不断有各式各样的意外好运——虽然不是明天,不一定是明年,但,三五年之内,你一定有所体会。可惜,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连三五个月都等不及。大多数人就是没有“思考长远,耐心验证,小心总结提炼”的能力。
不过,这背后有个深刻的道理值得单独说道说道。大多数人对“求助”这个概念有极为深刻的误解。大多数人把求助当做一个低声下气、卑躬屈膝、胁肩谄笑的行为——那不是求助,那是乞讨。若是你的脑子(你的操作系统)里把求助理解成这样,本质上你就是把自己等同于乞丐处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当然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事实上,求助是一种交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更为隐蔽却意义巨大的交易。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你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让他看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尽管并不确定。所以,若是你自己做过贵人,你一定早就明白那个别人肯定不理解的道理:
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刻,你已经得到了自然的回报——这也很可能是你乐于助人的根本原因……
每个人都生活在价值交换和价值集群之中(这个世界越来越像是一个彻底的大市场),所有的聪明人都会为自己做两件事:储备人际价值;到人际价值高的地方扎堆。这是每一个人的本能。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求助根本就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艺术。
再进一步,你仔细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够吸引贵人的个体?换个说法,这不仅是善于求助,甚至是“自动吸引各种各样的帮助”,这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我现在就可以在这里示范一下。
我现在需要各位帮助——而这个求助也是长期求助。事实上各位都是我的贵人——我就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最初在《得到》上开通《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时只是想着罗胖这个人值得合作,而写好文章对我来说,只不过是顺手的事情。没曾想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有超过5W人订阅,更新每篇文章,在后台都能收到几千条留言和回复,每天看到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进步,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各位不仅是读者,也是收益人,成了见证者、参与者。
从财富自由的概念到注意力,从放弃部分安全到活在未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带领大家重新认识了不少概念,升级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个过程一定不会很轻松,但经历过之后,你的世界肯定会发生不小的变化,那种感觉就像是重生。
但我觉得,《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影响力应该更大,它应该成为一个“有机会做成大事”的东西。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如何让这个栏目传播得更广。
其实我知道,我讲的道理虽然正确,但实际上传播得难度很大:因为这世间绝大多数真正有用的道理,要么简单到难以置信所以大家根本不当回事,要么就违背直觉到很多人觉得鬼才信的地步——这是知识传播比谣言传播难易度天壤之别的根本原因。
我现在向大家求助……(喵小哥PS:此处为宣传广告,从略,只是为了保持日志的完整性,故描述并解释之)学习和进步从来都是集体活动,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每天花在读评论的时间不一定比读文章的时间少,为什么?因为在那里你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读后思考:
-
文中提到的能让你遇到贵人的原则,你觉得有道理吗?或者你是否经历过它的神奇?
-
有没有什么原则是你可以补充的?
-
我发过另外一篇文章《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里面也提到了7个原则,不妨与上面两条同样思考
-
读到文末你有没有抵触?有,为什么?竟然没有,为什么?先有,想想又没有了,各自都是为什么?试着留言写下来,你会发现,写下来有助于你理清思路
-
你有没有遇到过贵人?那人为什么可以被称为贵人?你若是没有遇见他会是什么样子?你自己有没有被当做贵人对待过?知不知道为什么?
看网友留言,请戳:这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