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3D打印做不出人的肾脏

3D打印技术好多人都很熟悉,因为经常能看到各种媒体的报道,都说它是能颠覆未来制造业的一门技术,听着就蛮高大上的。但我们所了解的3D打印,更多的是在一些常见领域的应用,像玩具啊或者是娱乐领域,比如说打印一个手机壳,或者打印一个人像,这种用普通的3D打印机,就可以打出来。在材料方面,塑料是最容易被打印的,也能做到效果很炫,但实际上,用处其实并不大。
如果想在3D打印领域创业并有所建树,该怎么做呢?著名高科技投资人王煜全就为我们分析了这个问题。
王煜全说,3D打印技术的行业应用一般分为三块。
第一个是很多产品的原型设计。我们都知道有好多设计公司在给别的公司开发产品原型的时候,它需要自己先去做一个样品,然后寄给对方,或者双方约定个地方见面,一起讨论这个样品的修改。现在很多设计公司利用3D打印,把自己的设计原型数据输送给对方,客户自己通过3D打印出来以后,就可以进行讨论了,不再需要设计公司自己去把样品做出来再拿过去,省时又省力。
第二个领域是模具,模具的应用市场更大一些,因为它不是为了设计,而是为了生产。好多企业生产的时候都需要开模。这个环节成本是很高的,开一个模具往往需要几十万。现在如果用3D打印来开模,然后里面做抛光以后,就可以用来生产成批的产品了。比如说一些产品的外壳需要特殊设计。以前开这个模本身的费用是很高的,而现在用3D打印来做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而且各种特殊的设计都可以实现。市场对这一块的需求很旺盛。
第三个是做备件。比如说华中科技大学,它就能做到用3D打印一次成型,形成金属零件。像中国的歼-20飞机,据说里面就有一些基本元件是靠3D打印成型制作的。再比如说,在汽车维修领域,去4S店,如果恰好你的汽车需要某个特殊部件,本地仓库没有,需要从国外运过来,时间很长。有了3D打印,我们就能预见到,零件可以直接从4S店用3D打印做出来然后装到你的车上。
所以除了做玩具以外,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在做原型、做模具和做备件这三个领域。
还有一种叫生物器官的3D打印,被好多人误解了。比如有人说未来用3D打印机可以打出一个肾脏来,王煜全就说了,这事儿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光是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一百年都做不到。为啥呢?因为生物的细胞极其精巧,里面有各种各样不下上万种生物分子。也需要维持液体的微妙平衡,又需要细胞壁的通透性,细胞壁上还嵌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分子、体内外要有信号传递,这么复杂的东西是完全不可能用3D打印做出来的。
他说,实际上我们听说的生物3D打印,其实是立体的细胞培养和立体的生物组织培养。啥意思呢?就是在一个芯片上生产出一个器官,这和3D打印,尤其是堆叠式、增加式生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我们不把它叫3D打印,想用3D打印做一个器官基本上是科幻。
TED中3D打印视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