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读书

reading

引子:记得刚毕业,和舍友讨论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小学初中或者高中那些毕业后没有继续学业的同学,大多数都已结婚,剩下的少数在相亲、准备结婚的路上了。很简单的婚礼,甚至有些的婚礼没办,孩子已经快打酱油了。

当然并不存在什么偏见,更没什么所谓优越意识。只是,对比一下自己和周边正在上学的朋友,明显能感觉到这已经是两个世界的差别了:当我们正在教室里听着相对论的时候,曾经的同学就已经在家带着孩子,听着他们咿咿呀呀的学说话了;当我们正在想着如何去度过我们的青春岁月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在为了生活努力奔波,为了家庭而奉献自我了。

我问舍友,如果现在让你结束学业,找个靠谱的结婚生子,你愿意么?答曰:NO。因为,相比起来,这真的就已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圈子,甚至不同的三观(喵小哥客串提问:三观指哪三观?呵呵哒)。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能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本质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我们不断的用知识去丰盈、充沛自己的内心,最后,你认知到了骄傲自满的缺陷,于是你学会了自谦低调;你认知到了道德伦理的尺度,于是你学会了原则礼法;你认知到了自由的局限,于是你学会了对自由的把握;你认知到了苦难挫折的必然,于是学会了坚韧坦然的面对;你认知了仁义礼智信,于是学会诚实敬重。读书所获取到的知识并没有为你制造出财富,但却教会了你在容易和困难、前进和后退、诱惑与内心、理智与冲动之间如何做取舍;教会了你金钱可以干些什么,还可以创造出多大的价值;教会了你一份稳当的公务员工作,一份高薪工作,一个大型企业的offer对你意味着什么;教会了你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要的生活。

相反,你不爱读书,于你而言只不过是少了一种途径,一种了解并认知万物运行的途径。所以,你还看不懂名著,欣赏不了名画,在金钱和道德之间做了错误的选择,在进退之间畏首畏尾。你认知不到每件事物所带来的人生价值,所以同样的2000块钱,对每个人的收益增长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份岗位,对每个人的进步都不尽相同。

每当我们遇到选择的时候,努力可以让我们有更多选择,而知识却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味。我们之所以没有“成功”(关于成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本文的逻辑如果不能解释你身边的事情,不符合你心中的评判标准,大概就是源于对成功的不同诠释吧—这也正好回归到读书能够帮你更好的理解各种选项这个命题,哈哈,此处形成了闭合回路,恕喵小哥词穷,解释乏力),没有成为这个世界上那么一小撮人,就是因为我们的能选择的不多,对选择项的理解不够彻底。

所以,读书与不读书,无论受益如何,很明显的是:它给你划出了一个相对有点不一样的世界,它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你的思想甚至行为。在你接下来的人生中,也会影响着你做出各种决定,它不仅意味着你多少专业知识的获得,更意味着你将接触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观念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可能你读完一本书,你觉得好像并没有收获多少,但是只要你认真去读了,它很可能会在你往后的生活中影响你的思想行为以及点滴。

再过几许时日,再读几许书本,当你充分认知到这个问题中的种种选项后,你就不会再问读书是为了什么了。

一个人的书房,一个人看什么书,一个人拥有哪些书,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全部,就是这个人。借用高中英语课文《We are what we eat》(想起老师死气白咧的给我们解释这个短语就不禁莞尔)来作比:

——We are what we read.

小尾巴:就算你读了很多很多书,也可能买不起宝马住不起别墅,写了一大推都是卵啊?喵小哥只能端一碗静心酿制热乎鸡汤:那有什么打紧的,人生的美好之处何其多,何苦局限于那些物质的浮华。如果真的想要过上富贵的生活,好好努力踏实奋斗,好好地向身边的人学习相应的技能,哪怕不读书,总有一天能有所作为。

无需去纠结读书的必要性,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追求,一步一步的实施下去。与君共勉。

什么?还不服?要么你去百度下“习大大告诉你人为什么要读书”去吧,呵呵哒。

广告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向上 ↑

%d 博主赞过: